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中小學圖書館誰來管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386期 2007/12

相關關鍵字:教育/公益

去年,台北市明德國小師生合力做公益。學校設定目標,只要一千位小朋友一個月內合力讀完五千本書,周邊店家就自由樂捐兩千元。結果學生順利募到十八萬元。校長林枚伶想把錢捐到新竹縣尖石鄉的小學,沒想到電話那頭趕緊說道,「不要再捐書了,學校只有八十幾位小朋友,書太多還得請新竹教育大學學生幫忙。」經費不足、乏人管理是許多中小學圖書館面臨的困境。


去年,台北市明德國小師生合力做公益。學校設定目標,只要一千位小朋友一個月內合力讀完五千本書,周邊店家就自由樂捐兩千元。結果學生順利募到十八萬元。校長林枚伶想把錢捐到新竹縣尖石鄉的小學,沒想到電話那頭趕緊說道,「不要再捐書了,學校只有八十幾位小朋友,書太多還得請新竹教育大學學生幫忙。」經費不足、乏人管理是許多中小學圖書館面臨的困境。

在今年九月份《天下》「教出寫作力」專刊中,針對全國中小學圖書館的全面調查,結果顯示九成八中小學有圖書館,但圖書館每年購書預算平均約為五萬元,其中政府預算不到三成,其它都是透過捐款、學校募款等臨時性經費。許多學校一星期只開放某個時段借還書;書籍的整理、上架、歸類仰賴義工,情況較糟的,就任染上灰塵的新舊書無聲息的躺著。相較下,推動閱讀極有策略的香港卻在教改中,給學校配備專職的,不兼任其它課程的圖書館主任。圖書館有固定購書經費(如三十班的中型學校每年有十五萬台幣),圖書館主任負責選書,協助老師教學活動,甚至教學生如何運用與蒐集資訊、進行專題研究。相較下,台灣中小學的圖書館營運幾乎是自力救濟;《天下》的調查顯示,全台只有二.一%的學校有專職的圖書館主任。

不能只是給書了事

南投縣仁愛鄉的平靜國小,是一個六十位學生的小學校,但這幾年靠著外界資源,目前已有八千多冊書籍。靠著一群老師與台中教育大學志工的熱情,白天教 書、晚上幫忙建檔整理,得以資訊化與分類。而現在打掃與管理則由高年級學生與老師共同合作,老師謝宗原有些無奈地說,「都不是靠政府在做,政府只給書,書 來就丟在那邊,沒人建檔怎麼用?」

事實上,中小學圖書館在不同縣市,在都會或偏鄉有不同景況。 台北市、高雄市等直轄市投入較多資源。此外,都會區家長有能力提供支援,只要校長登高一呼,家長會總有能力捐出數萬元買書經費,還有大批故事媽媽認領圖書 館的管理。 而偏鄉學校,如宜蘭縣大同國小,則成為教育部「焦點三百」、等閱讀活動的補助對象,還能申請教育替代役協助閱讀推動。

但替代役只能解決燃眉之急。由於國中小隨著少子化,教師人事凍結,不少替代役做著工友、行政的工作。「十個有九個不是在推閱讀,」替代役亞衛依哈勇 觀察。 但對大同國小的學童來說,一位像亞衛這樣專職的圖書管理者卻有可能是鄉裡的希望。 台中師院畢業、同樣是泰雅族的亞衛在上學期為學校孩子,開啟每星期兩晚的讀書會。住校的他目睹許多隔代教養、單親的學生夜晚四處遊盪,無事可做,於是起心 動念,把孩子召集到圖書室。 兩間教室大小的圖書室很簡單,木地板向平地議員募來,桌子由校友提供。但孩子卻在圖書室找到落腳處,安靜寫功課、閱讀。


「只有閱讀,把基本能力打好,才能改變原民孩子的命運,」亞衛打從心裡如此相信。 在採訪過後的幾天,亞衛就要退役,校長陳香英開始煩惱著,亞衛走後,不知何時才有幫手。

用對的人做對的事

對三千三百所中小學來說,要達到香港圖書館的境界,的確牽涉規模更大的人力與財力。在教育部尚未有決心解決這問題之際,學校能怎麼做? 沿著淡水河附近的忠孝國中,這幾年強力推動閱讀,不但增設一節「圖書館時間」,強調教科書外閱讀的重要。忠孝也重新調配校內資源,把錢用在刀口上。

許多學校行政出缺多半會招聘一般行政人員,但忠孝國中卻鎖定圖書館專員,目的是強化圖書館功能。目前忠孝國中的館員就是自台北市立總圖過來的專業人 員,不僅管理圖書館,也清楚哪裡有資源。忠孝國中近來就與市圖各分館進行館際合作,解決購書經費不足的窘境。 忠孝國中教務主任林秋蕙認為,「很多時候是學校資源分配的問題,能不能用對的人做對的事,」她強調。靠著少數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志工的熱情,學校圖書館得以 維繫。但這無法掩飾中小學圖書館捉襟見肘的資源。 下階段閱讀的推動,政府不能只是給書了事,強化圖書館功能需要有專業人才進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