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兒童閱讀新主張(台灣小魯文化、天衛文化編輯沙永玲女士)

從事童書出版將近二十年,再加上大學的專業是圖書館系,因此對於「推動兒童閱讀」這件事一直念茲在茲,努力不懈。由自己長期的經驗與觀察,加上為解決瓶頸問題所做的研究及思索,我最近提出所謂「新文盲」的看法。

問題的癥結是孩手會讀書認字,但是不愛看書

以前推動兒童閱讀是為了認字讀書,求取新知。但隨著教育普及,我們發現不識字的孩子並不多見,問題的癥結是孩手會讀書認字,但是不愛看書,尤其是不愛看文字讀本的書,不愛看沒有插圖的圖書。因此,老師及家長的看法不該只是教孩子「如何閱讀」,重點是要孩子「想要閱讀」、「喜歡閱讀」。

大人常有的迷思

要孩子喜歡閱讀,首先大人就不要去做阻礙孩子閱讀的事,以下提出三點大人常有的迷思。

(一)孩子在文本中悠遊陶醉,並不在意文字解碼的歷程,也不會為了查生字而打斷享受情節舖陳的樂趣。因此,孩子喜歡閱讀是因為喜歡從閱讀文本時從上下文猜測到的意義。因此,老師家長不必要孩子舉出什麼是優美詞句,或非要查字典查明難字讀法。

(二)閱讀並不一定要每本書都仔細精讀,有時跳過一些情節或描述也沒有關係。孩子不會因為大人替他們決定了哪些是好書,就繼續閱讀那些他們認為無聊的好書。孩子有權利終止閱讀不喜歡的書,但也有權利去一讀再讀他認為的好書。

(三)閱讀不全然是為了吸收資訊,將新知奉為聖旨。閱讀小說也不是為了吸收文史資料。孩子閱讀兒童文學,是將之當成問題的來源,讓孩子繼續思考,而不是順從地接受分享。

三B理論

同時,大人還要去做鼓勵孩子閱讀的事。美國閱讀專家崔利斯提出三B理論:Books,Basket,Bed lamp。也就是為孩子買書,從圖書館借書,建立書香閱讀環境。其次是在孩子活範圍內,在浴室、餐廳、客廳……各處放置書籍,讓孩子只要一有空檔,一感覺無聊,就有書陪伴。第三是在床邊安裝閱讀燈,由大人為孩子念讀故事,隨孩子年齡成長,也可由孩子念讀,最後培養成自己閱讀。

在學校方面,老師及家長的首要工作是建立班級圖書館,並將各項閱讀活動融入課程及綜合活動中。如果能進行全班一起共讀的班級讀書會,帶動深入討論的風氣,就更能促進閱讀趣味。

芬蘭的啟示

最後讓我們看看世界公民識字率最高的國家(百分之九十九):芬蘭的數字。(芬蘭也是全球圖書館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仔細思考一下,芬蘭學生在家庭與教室中所顯示的模式,有什麼意義。

‧ 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學生在家中擁有的藏書超過五十本(其中百分之二 十至二十五在兩百本以上)

‧ 百分之三十的學生一週至少上一次圖書館。

‧ 百分之四十四的學生每天看電視不會超過兩小時。

‧ 百分之八十八的學生雙親中有一位家長大學畢業。

‧ 比較這些數字,大家應該相信華文兒童讀物的新時代才剛剛黎明初透,還要有很遼闊的天地可以開拓發展。當然,我更深信,唯有養成喜愛閱讀的小讀者,才會有夠品味、有自己閱讀水準的成熟讀者。

      
**本文原載於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