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閱讀給孩子野地棒球般的樂趣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263期 2002/11

野地的棒球因為沒有九局下半,而趣味昂然;無拘的閱讀因為沒有分數評比,才自由奔放。大家都說閱讀很重要,可是太多的量化、評比、規定,又讓閱讀回到填鴨教育,孩子還是快樂不起來!運動要樂趣,彈琴要樂趣,閱讀何嘗不是?你有多久沒讓孩子豎起耳朵,張大眼睛,聽你說:很久很久以前…… 拉起他的手,一起走入另一個時間與空間。

每個人都有一座閱讀的祕密花園。有人的花園,因為有園丁的細心修剪與植物學家的栽培,而枝葉繁茂,到處是風景;但有些人的花園,只走了幾步就到了盡頭,平凡無奇。

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為孩子打造怎樣的閱讀祕密花園呢?

很多家長以為,上了學校,孩子自然會「閱讀」,把孩子的閱讀能力交給學校與老師培養;但事實上,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就有「聽讀」的能力,而且從小的閱讀還能讓孩子保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蘇珊恩傑(Susan Engel)在她的著作《孩子說的故事》(The Stories Children Tell)裡強調,學齡前孩子透過聽故事、說故事來認識世界、詮釋生活,「閱讀故事決定我們可能是怎麼樣的人,也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蘇珊說。

對學齡前、還不識字的孩子來說,父母如果學會為孩子說故事,等於是幫孩子進行一場閱讀之旅。

花園裡的園丁與植物學家

曾經是藝人,目前是台北市德安里里長的傅娟,最常為兩個孩子說床前故事。

晚上八點,是傅娟家的親子共讀時間。七歲的歐陽妮妮和兩歲不到的歐陽娜娜在擺滿童書的書牆上任選一本書,年紀還小的娜娜指著讀了數遍的童書,要媽媽再唸一遍。傅娟發揮演員的本領,用極生動和誇張的表情帶女兒進入故事。


「女兒從故事和我的表情裡,揣摩情緒、模擬說話的語調、建立自己的想法,」傅娟感受到親子閱讀對孩子行為與態度的影響。

在孩子閱讀的祕密花園裡,父母就像是園丁。如果希望孩子從小建立閱讀習慣,園丁自己要喜歡閱讀、了解閱讀,把閱讀當成是家中的一件大事。

「如果父母在家看電視,把電視開得很大聲,卻叫孩子去房間讀書,」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楊茂秀覺得,這樣不但無法建立閱讀習慣,還養成孩子看電視、被動學習。

父母帶頭營造家庭的閱讀習慣,是孩子閱讀習慣生根的關鍵。

作家謝材俊與朱天心夫婦,就幫助女兒謝海盟養成很好的閱讀習慣。謝海盟的印象裡,她每每見到阿姨(朱天文)、媽媽、爸爸,就是在客廳、餐廳讀書的景象。

謝海盟從小就喜歡動物,為了引發她閱讀的興趣,朱天心常常會唸《白鯨記》給女兒聽,有一次,讀到主角掉到鯨魚腦那一段,母女倆又驚又喜,朱天心說:「雖然那時候海盟還小,根本不識得幾個字,她聽了有興趣,就整天捧著書看。」

除了園丁,孩子的祕密花園裡,還需要知識豐富的植物學家。特別是當孩子進入學校,渴望更多豐富的知識時,學校與老師就必須扮演開闊孩子閱讀視野的專家。

我們的教育體系在閱讀上,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女兒從故事和我的表情裡,揣摩情緒、模擬說話的語調、建立自己的想法,」傅娟感受到親子閱讀對孩子行為與態度的影響。

在孩子閱讀的祕密花園裡,父母就像是園丁。如果希望孩子從小建立閱讀習慣,園丁自己要喜歡閱讀、了解閱讀,把閱讀當成是家中的一件大事。

「如果父母在家看電視,把電視開得很大聲,卻叫孩子去房間讀書,」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楊茂秀覺得,這樣不但無法建立閱讀習慣,還養成孩子看電視、被動學習。

父母帶頭營造家庭的閱讀習慣,是孩子閱讀習慣生根的關鍵。

作家謝材俊與朱天心夫婦,就幫助女兒謝海盟養成很好的閱讀習慣。謝海盟的印象裡,她每每見到阿姨(朱天文)、媽媽、爸爸,就是在客廳、餐廳讀書的景象。

謝海盟從小就喜歡動物,為了引發她閱讀的興趣,朱天心常常會唸《白鯨記》給女兒聽,有一次,讀到主角掉到鯨魚腦那一段,母女倆又驚又喜,朱天心說:「雖然那時候海盟還小,根本不識得幾個字,她聽了有興趣,就整天捧著書看。」

除了園丁,孩子的祕密花園裡,還需要知識豐富的植物學家。特別是當孩子進入學校,渴望更多豐富的知識時,學校與老師就必須扮演開闊孩子閱讀視野的專家。

我們的教育體系在閱讀上,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兩年前,教育部也看到閱讀的重要。當時推動「全國兒童閱讀計劃」的部長曾志朗認為,閱讀能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即使離開學校,一輩子會受用無窮。

現任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回想起兩年前由他推動的閱讀政策說:「當時推閱讀,是覺得教育部應該在體制內的系統中,做些不同的事,那件事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認知心理學出身的曾志朗強調,學生在網路世界裡,思考日趨圖像化、零碎化,閱讀在此刻顯得更重要,閱讀的敘事力量,能整合孩子的表達與想法。

走到基層,看看兩年前這個立意良好的政策,如今似乎夭折。

閱讀政策凸顯資源匱乏

當時,教育部曾在原有預算外,投入兩億元幼教經費、一億元國教經費,較前一年多出兩億七千萬元,來推動閱讀。

教育部推動的方式,主要是「贈書」學校、辦理研習,並舉辦各式宣傳推廣活動。

但自從曾志朗去職後,以教育部長為首的「兒童閱讀諮詢委員會」,今年改組後還未召開會議。

當年以三億元推動閱讀政策的資源,如今也因教育預算減少(今年尚未審核過的總預算為四一二七億元,較去年減少一一六億元),明年預算可能將恢復為三千萬元。

「教育經費的排擠,我們也只能盡量挪,」教育部國教司三科科長曹翠英說,未來推動目標以彰顯閱讀的實質內涵為主。

後繼無力的閱讀政策,反而凸顯中小學閱讀基礎環境的問題,如圖書館人力與館藏資源不足。

曾經從南到北參觀不少校園圖書館的台東師院副教授楊茂秀,以台北市一間資源豐富的私立國小為例,「連一間像樣的圖書館都沒有,小小的圖書室裡,不是沒書,就是書上布滿灰塵,」他以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說著。

這間私立小學的情況幾乎是三千五百多所國中小學的縮影。

楊茂秀表示,我們的教育改革最需要的,是「圖書的服務」和「圖書館的服務」。舞台上的教師如果要有出色的演出,就必須有充分的後台資源,「而我們教育的、學校的後台,卻是一個空洞的黑洞。」

老師們私下形容國中小的圖書館是「十分鐘圖書館」;因為課程排得滿滿,學生放學,圖書館跟著放學,所以,學生只能利用下課十分鐘借書,效果有限。

不只如此,學校裡的圖書館多半由設備組長負責,教育部並沒有核發經費請專員管理,護士、工友兼任圖書館員的情況頻繁。

過去的「圖書館法」未規定中小學設立圖書館,但今年四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圖書館法」已明定中小學應有圖書館設備,只是「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草案」仍躺在教育部裡。

此外,政府採購法制度,更使得中小學生的閱讀品質,雪上加霜。

兒童詩人、台北縣建安國小校長陳木城表示,採購法規定購買十萬元以上的圖書必須公開招標,並以最低價得標的結果是,「書商開出二、三流出版商的書籍,學生看到盡是盜版與翻印書,」陳木城不客氣地批評。

既存問題浮上檯面,而閱讀政策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更成為孩子原有課業外的新負擔。

不少學校推出「小小博士」、「小小書蟲」的學習單,把閱讀與作文畫上等號,反而引起學生對閱讀的反胃。

台北市一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了應付家庭作業裡「課外讀物」的項目,總是把三年級寫過的文章,謄到四年級的本子上。

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又沒看那麼多書,怎麼寫?而且,老師又不會記得!」上有政策,下有自尋出路的方法。

兩年前的閱讀政策,讓社會第一次有機會清楚看到,孩子閱讀的祕密花園裡,不但硬體缺乏,連園丁與植物學家都難以發揮。

有些地區因城鄉差距,面臨資源不足的障礙。以蘭嶼國中為例,學校在書籍資源匱乏下,老師們只得透過網路尋求本島民眾協助,解決書荒。

除了城鄉差距,課業壓力繁重則是扼殺學生閱讀樂趣的主因。

拿一個驚人的數據來看看!

根據台北市議員王浩統計,以北一女學生唸完高中三年,學生要讀的教科書版本加起來有一三八本之多。

就連小學生,每天九點補完習後,還要做功課到十一點。作家謝材俊就批評:「當孩子的課業壓力降不下來,每天跑補習班,上課到十一點,你還可能對他說:『去讀讀馬奎斯』這樣的事嗎?」

不論是國中學生還是國小高年級學生,都被每天七、八個小時的課程塞得滿滿。孩子最寶貴的學習生活,就任由無數的教科書填充。

當經費有限、資源不足、教改帶給學生龐大壓力之際,如何為孩子擠出自由閱讀的空間?

為學生卡出一個空間

首先,要讓孩子接近書本,豐富有趣的書本或閱讀場絕對是必備的。

兩年前,台北市政府首先在十三所學校,發起「晨光閱讀十分鐘」的運動。雖然曾有人質疑十分鐘閱讀的效果,但實施後,一位國語實小學生卻告訴老師:「那些調皮的學生也跟著我們一起唸書了」。這個活動後來大幅推到北市其他國小。

「十分鐘是一個閱讀啟動,」新學友書店發行人廖蘇西姿認為,持續的晨間閱讀能夠讓學生運用零碎的時間。

學生不但能在不被干擾的環境下唸書,國語實小教務主任蔡婷婷還發現:「當孩子的背景知識足夠,會豐富教學場內的互動,不再只是老師說。」

以台北美國學校為例,不論是國小、國中的老師,每星期有兩到三天,老師們會挪出半小時,師生們各自讀自己感到有趣的書,久而久之,孩子坐捷運、搭飛機、坐公車都習慣看書。

不論是政策或學校自發性的推動閱讀,要讓閱讀成為習慣與嗜好,必須營造一個輕鬆、親近的環境。

進入美國學校小一學生的教室裡,書架呈弧型擺在教室中心,這裡的書籍常會攤開來,每幾個禮拜會隨著主題教學而轉換。

小學圖書館館長崔茱蒂(Judy Tracy)最得意的,就是每天早上,把她最想推薦給孩子看的書展開在架上明顯的地方,旁邊還擺個填充娃娃。「常常一轉眼,書就被借走了,」崔茱蒂就會開心地再換上另一本好書。

因為閱讀場裡的擺設與書本讓人感到趣味,書自然會流動。

台中縣烏日鄉的明道國中也是投注大筆經費,分別營造古色古香的國學館、現代感十足的現代文學館等。

不過,打造好的閱讀環境一定要有基礎的買書費,甚至懂得向外借資源。

台北縣的雙峰國小圖書館裡,有小人偶、像糖果椅般的小椅子,隨時向孩子招手。

這樣一座不到兩間教室大小的圖書館,其實,學校每學期補助的經費不到兩萬。

但屬於開放學區的雙峰國小,卻因一群熱心的家長,協助校方成立「圖書館管理委員會」,有些會做海報、有的幫忙募款,連圖書館的座椅還是家長幫忙擦油漆完成的,家長幾乎擔起經營圖書館的責任。

再看看嘉義縣竹崎國小。過去三年來,靠著老師與家長自發性每個月五百、一千元的補助,充實學校館藏,老師楊秀如從無到有,維持圖書館的運作、促成圖書電腦化,更把學校圖書館開放給社區,成為社區重要的知識來源。

台北市的興華國小在三年前,將台北市發給每班小班教學的五千元,結合一起,全校累積十八萬購置一百種書、每種書三十五本,開啟學校的班級共讀。

這些都是老師努力創造閱讀環境的成功案例。

接著,師長們必須為孩子卡出一個閱讀的時間,讓學生隨時隨地有機會自由自在、沒有壓力地閱讀,找出樂趣。

台北市天母國小老師梁丹齡,就是避免把閱讀推進窠臼的好例子。

梁丹齡最喜歡做的,是把繪本帶進教室,把故事融入教學,而且絕不把閱讀當成作業。

李歐.李歐尼(Leo Lionni)是她們班學生最喜歡的繪本寓言作家。梁丹齡曾在「道德與倫語」談到「工作觀」時,帶進李歐的《田鼠阿佛》(Frederick)故事,引起全班熱烈討論。

因為阿佛在其他田鼠忙著為過冬準備時,卻悠哉地蒐集陽光、顏色、詩詞;當冬天一場場雪下來,食物快吃完了,阿佛的準備反而成為田鼠們最好的精神食糧。

說完《田鼠阿佛》的故事,她帶著孩子討論「工作的意義何在」?

一位功課很好的男孩很生氣說:「阿佛算是在工作嗎?」也有孩子說:「為什麼不算,他不見得要做粗重的工作啊!」

「不論孩子是否同意阿佛是在工作,他至少看到工作的不同定義,有一天他經驗了,這個故事會出來召喚他,」梁丹齡道出她的用意。

像這樣的討論,幾乎每天在梁丹齡的班上發生。在閱讀的世界裡,這群學生,有著不同以往,也不同於其他孩子的祕密花園。

準備多一些,介入少一點

教育體系曾努力推動閱讀,但推動閱讀的政策,是不能打烊的。

《天下雜誌》的「全民閱讀大調查」中發現,家長在閱讀推動上,面對的最大困難還是「孩子的課程負擔太重,時間不足」,而「孩子沒有興趣」也是一大阻礙。(見一二二頁)

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學生、園丁與植物學家最基礎的配備:

一個可以好好坐下來,讓字句靜靜從他身上跳過去,而不必趕場讀書的角落。

或是一處窗明几淨,堆滿好書,有人管理的書房。

還有一點不被滿堂課程佔據,有玩書、看書、望著書發呆的空檔。

不論是政府、學校、老師或家長,在孩子閱讀的世界裡,只有做到「介入少一點,準備多一些」,一種自在的閱讀、創意的閱讀、批判的閱讀、終身的閱讀,才有機會。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閱讀‧尋找更大的可能-澎湖縣中山國小

圖/文-澎湖縣中山國小

中山國小位於離島澎湖縣馬公市郊,是一所六個班級的小型學校。前幾年,學校附近成立新學校後,學生曾大量流失。雖然校長、老師充滿熱忱、教學認真,但由於校舍老舊、校區偏僻等現存不利條件,學生一年一年地減少,「為什麼留不住學生?」、「學生再減少怎麼辦?」學校教師的危機意識逐漸累積,終於化為實際的行動。

◎踏實的腳步

91 學年度在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中,經過老師充分的討論,捨棄了容易成名的團隊技藝,選擇了充實學生基礎能力的「語文」作為學校本位課程,閱讀、寫作、英文都列為學校發展的重點。對於這項決定,當時的李瑞恭校長給予最大的支持;張素紋主任是縣內語文領域輔導員,負責整個課程的規劃。全體教師合力一心,共同努力爲學校找尋更大的可能。

首先,學校排定閱讀課,從能力指標中規劃各年級的閱讀課程,安排閱讀教室、裝設資訊融入教學的設備,到自編閱讀護照、選定每年級的指定書目,雖然要很辛苦地掃描繪本、自編教材、設計學習單、閱讀認證,但是看著小朋友亮晶晶的眼睛、越來越好的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這一群在離島長大的純樸小孩,因為閱讀而有了越來越寬廣的世界,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行動圖書館

默默地努力,也慢慢地開花結果。由於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麥當勞馬公店願意長期提供學生閱讀獎勵;93年、94年全縣學生能力檢測,中山語文領域成績都是全縣第一名;在呂世鏡校長任內,教育局更指定將「澎湖縣行動圖書館」設於中山國小,雖然成立時工作相當繁重辛苦,但是學校也因此有了好多共讀的書籍,共計 78種,每種34本,學生上閱讀課時,全班每人都有一本相同的書!哇!對離島的小朋友而言,這是多麼奢侈的享受啊!

這樣好的「行動圖書館」不但提供學校使用,也提供全縣其他40所小學借閱,除了提供書籍之外,也附帶提供每本書的教案設計、學習單、資訊融入光碟,老師使用起來就更方便了!這些書籍不但都已經電腦化作業,而且相關資料也都上網了(http://lib.phc.edu.tw/),在網路上還可以直接預約及續借呢!這樣的行動圖書館一推出,馬上受到全縣各校的歡迎,8個月來借出了千餘箱(每箱17本),相信澎湖的每個地方,也多了許多亮晶晶的眼睛。


◎自己的小書

在閱讀了許許多多的書以後,學校開始輔導小朋友們創作屬於自己的書。94年度,學校申請教育部「創造力團隊」,開始了書籍的創作,學校以「澎湖」為主題,開始了一系列的繪本創作,包括「用顏色寫澎湖」、「用照片寫澎湖」、「用詩寫澎湖」、「用散文寫澎湖」、「用故事寫澎湖」、「用英文寫澎湖」等系列。

兩年來,一本又一本的書:「淒美傳奇」、「澎湖傳說」、「澎湖印象」、「故鄉的顏色」、「來自大海的朋友」、「my hometown-penghu」出爐了,學校還為小朋友辦了「新書發表會」,一個又一個的小作家就在中山國小誕生了!今年(96年)學生的作品還在澎湖縣文化局展出呢!


◎家長的力量

中山國小有一群很可愛的家長,對學校,他們從當初的疑慮,到後來的全力支持。有的家長來說故事、教繪本;有的家長是文化工作者,講的故事都是「澎湖的故事」;有的家長留過學,選擇用英文故事來提升孩子的英文能力;也有高年級的家長認為與國中的銜接很重要,所以來敎文言文的寓言故事;更有家長體諒老師的辛勞,到學校來幫老師認證閱讀護照…。

所以,在今年教育部閱讀史懷哲的獎勵中,中山國小榮獲了「閱讀志工團體獎」,也是全澎湖縣唯一獲獎的學校!

◎意外的收穫

「老師,今天我們要看哪一本書?」每次要上閱讀課,孩子們總是睜著亮晶晶的眼睛問著。澎湖的孩子雖處在文化刺激不利的地區,卻也因此有了一顆更純淨的心,在書的陶冶下,學校希望孩子的基本能力能更扎實,他們的心靈能更溫厚美好、思考能更靈動敏銳、世界能更寬大廣闊。

當然,學校更希望因為孩子在學校的閱讀經驗,能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中,養成閱讀的習慣,從更多的書裡,得到更多的智慧。

在少子化的今天,中山國小的學生人數,一年比一年增加了,達到了教學團隊當初的願望,然而,在經過這幾年的閱讀教學後,在看到孩子的成長後,老師們漸漸了解:原來,我們得到的,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海端國小 用閱讀打造魅力校園

作者:黃立欣  出處:天下雜誌 326期 2005/07

在台東海邊的海端國小,閱讀已經像吃飯一樣,成為一種習慣。說不清為什麼喜歡讀書,但在海端的孩子心裡,閱讀就是個單純的快樂……。


台東縣的海端國小,下課時間的學校圖書室,耐著性子排隊借書的小朋友,鬧哄哄的擠滿了小空間。這個偏遠的小學裡有一個二○○俱樂部,才一年級的楊光和曾怡慈都是俱樂部的成員。邁入小學生涯不到一年,注音符號偶爾還會拼錯的她們,卻已經分別讀完兩百本書。

這所位於山之巔,距離台東市區要一個半小時車程的海端國小是「希望閱讀」的聯盟小學之一。和其他一百所聯盟小學一樣,他們擁有由《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和台積電、聯發科技、花旗銀行、普訊創業投資、中華汽車、廣達電腦以及聯合勸募協會所提供的資源——優良讀物、訓練閱讀種子、大學志工說故事、閱讀護照及獎品、自製繪本比賽、滿載著好書的巡迴車造訪學校。

在校長及全體老師的用心經營下,海端國小小朋友閱讀成果相當耀眼,每位小朋友平均閱讀本數超過七十本,其中十八位小朋友閱讀本數超過一百本。

讓家長成為校外推手

談到閱讀,兩個小女生嘻嘻哈哈說不出個大道理,只說很喜歡讀書,提到老師發的閱讀獎品會咯咯地笑,讀書對她們來說,就像在泥土裡翻找昆蟲的遊戲一樣,帶給她們單純的樂趣。因為教室裡的書都看完了,楊光總是喜歡從家裡扛兩三本圖畫書到學校,沉甸甸的書包壓在肩頭,她卻不以為苦。

和許多偏遠小學一樣,有九十一名學生的海端國小也面臨單親家庭、外籍母親或隔代教養的困境。但校方從來不認為,家長可以在教育過程中缺席。教導主任郭惠珍發起小書蟲讀書會,邀請家長帶著小朋友,每週一晚上到校參與閱讀課程。透過簡單的親子活動,提醒家長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並把學校的理念,散播到圍牆之外,真正深入家庭當中。

曾怡慈的母親是印尼客家人,遠渡重洋嫁給曾爸爸至今十年,語言溝通不成問題,但中文字對她來說仍太過複雜。曾媽媽知道怡慈愛讀書,常帶她到當地館藏最豐富的鄉立圖書館借書,讓她擁有家裡無法提供的閱讀資源和環境。

學校在小朋友愛上閱讀的過程中,確實發揮了影響力,海端國小為小朋友創造一個鼓舞閱讀的情境。每週二和週五的朝會時間,在百年茄冬樹下,小朋友輪番上場分享最近閱讀的圖書。喜歡讀長篇冒險小說的四年級黃思婷,在全校師生面前侃侃而談《奇蹟俱樂部》的故事情節,並分享這個故事吸引她一讀再讀的原因。藍麗真老師感到最欣慰的是看見原本緊張結巴的小朋友,在幾次練習之後,逐漸培養出從容不迫的態度。

用閱讀統整課程,是海端國小閱讀教學的另一個特色。公餘在台東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進修的教導主任郭惠珍,以繪本為核心素材,發展出符合學校需要的課程方向。

學校老師選出《佳佳的妹妹不見了》、《老鼠弟弟的第二件背心》兩本繪本,作為師生探討「責任感」的平台,甚至請來美學教授,解析繪本圖像創作中隱藏的訊息。

實際參與教學的藍麗真老師認為,教師每週腦力激盪出的討論問題,能引導小孩從故事主角的遭遇中,反思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

用戲劇強化閱讀樂趣

平常喜歡蒐集繪本的自然科任老師藍麗真,教到認識昆蟲的章節時,馬上聯想到《法布爾昆蟲記》這本書,在課堂上講幾個書裡的小故事,是她為一板一眼的教學添加趣味的祕訣。表格式的植物生長紀錄表,也在藍老師的創意之下,搖身一變成了「小農夫日記」,小朋友圖文並茂的紀錄展現出滿盈的用心和成就感。

圖畫書改編而成的戲劇表演,是海端國小突破傳統的閱讀教學途徑,也是海端國小全校師生總動員的閱讀成果發表會。

每個人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不管是主角、旁白或一動也不動的大樹,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熟悉故事的情節發展,品嚐排練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後,故事內涵會深深烙印在小朋友的心中。

今年六月十日,三年級小朋友演出的「擁抱」,代表全校到新武呂溪策略聯盟聯合成果展的大舞台上表演,他們自信的神情和投入的態度,贏得全場觀眾豎起拇指大聲叫好。

深耕已三年的海端國小校長胡德慶多次強調,閱讀是小學教育的核心工作,而他在小學校園裡推動閱讀的方針只有一個,就是「以培養興趣為原則。喜歡,就能培養對閱讀的信心。」他也用這樣的說法說服學校老師。總務主任楊華興則形容,在這兒,閱讀已經是一種習慣,「就像吃飯一樣。」正因為有趣,才成為習慣,海端國小全校師生共同創造出一個瀰漫閱讀樂趣的魅力校園。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發揮龍頭力量 打造書香校園

作者:丁嘉琳  出處:天下雜誌 374期 2007/06

為了深化校園閱讀運動,已堂堂邁入第三年的「希望閱讀校長研習營」,今年更擴大舉辦,來自全台近一百所偏遠小學校長共襄盛舉,交流「希望閱讀」的最新成果。


凌晨三點多,夜色仍濃,台南縣境內的幾位國小校長已經摸黑動身,前往台北參加《天下雜誌》所主辦的校長研習營。到台北一趟對他們來說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光是通車時間就得花上五個小時。然而,饒是舟車勞頓,校長們卻心甘情願,因為他們肩負著讓學生擁有更好的閱讀環境的重要使命。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從二○○四年發起「希望閱讀」工程,不僅認養全台偏遠地區兩百所小學;還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哥大基金會、中華汽車、花旗銀行及普訊創投等企業伙伴,以多種方式長期推動閱讀活動。為了深化校園閱讀運動,從二○○五年起,每年固定舉辦一場「希望閱讀校長研習營」,邀請擘畫學校願景的校長們一起加入打造書香校園的討論行列。

轉眼間,「希望閱讀校長研習營」已經堂堂邁入第三年,今年更擴大舉辦,來自全台將近一百所偏遠小學校長共襄盛舉,參與這場難得的年度盛會。

首次發表的「中文識字能力量表測驗」是今年研習營的重頭戲。從去年十月開始,《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就針於聯盟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認字程度進行調查。在科學縝密分析並結果量化之後,更能幫助該學校校長與老師掌握學生的國語文程度。許多校長都表達感激:「識字測驗的結果分析,對學生未來補救教學上,是可貴的參考。」

在第二天的「校長交誼時間」,校長們踴躍發言,相互分享學校推動閱讀的成果,現場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花婆婆與博士樹

台南縣新嘉國小校長許玉蘭笑稱,她在學校有個「花婆婆」的外號,因為她會定期戴上花冠說故事給小朋友聽。許玉蘭還特別設計了一棵「博士樹」,每當小朋友讀完一本書,她就會給一片葉子作為獎勵。等到博士樹上貼滿兩千片葉子,她就會獎勵全校小朋友。許玉蘭別出心裁的推廣讀書設計,馬上獲得了滿堂彩。

已經參與《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第四年的桃園縣笨港國小,也有豐碩的成績。校長陳新平驕傲地說,從去年底開始,笨港國小就陸續舉辦「傳動希望閱讀」、「傳動社區閱讀」等活動。每逢假日,就有親子讀書會、圖書志工讀書會、假日說故事等活動登場,要讓書香飄向社區的各個角落。

台南縣松林國小校長潘豐富是去年加入《天下雜誌》「希望閱讀」的新成員。潘豐富參與活動後,得知嘉義中林國小成立「書香社」的做法成效良好。因此,潘豐富特地帶領全校老師,前往松林國小請益。

今年松林國小不但也成立了「書香社」,從一月份開始,每星期四晚上,由家長與老師組成的一個說故事團,帶領二、三十個小朋友一起徜徉在閱讀的世界裡。未來,他還要移植台南縣建功國小的經驗,辦一個動態閱讀活動。潘豐富誠摯地說:「感謝《天下雜誌》,讓我能藉此與其他學校交流。」

善用網路成為「越讀者」

研習營還請來多位學者專家,探討如何有效推動偏遠地區的閱讀活動。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與洪蘭夫婦憂心,現在學生普遍愛看漫畫,跳躍式的圖像思考方式將影響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建議中年級學生必須改看文字較多的書籍,以免產生詞不達意的情況。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則認為應該善用無邊界的網路資源,克服實際的地理困境,成為一個「越讀者」,有助於吸收豐富的知識。

「校長是龍頭,要先改變校長的觀念」,天下教育基金會舉辦「校長研習營」,引導校長一起參與閱讀活動,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