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行動圖書處處有書香

  教育部推動5年10億的公立中小學圖書購置計畫,但如何能讓每一本書都發揮最大的效益?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昨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指出,將推廣「行動圖書」的概念,讓圖書在班級間、學校間,甚至跨縣市流動,每一本好書都能讓更多人看到。

苗栗縣從去年就開始率先推動「行動圖書」,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去年就將縣內的119所國小區分為6大聯盟,每一聯盟有一負責的核心學校,負責書籍的採購及閱讀師資培訓,再把書籍分配巡迴各校。

彭富源說,每本好書都訂購可供一班學生使用的數量,約35本左右,因此,當繪本到達班級時,每位小朋友都會拿到同樣的書,大家可以一起讀、一起討論,也就是「共讀」,在班上停留1~3周後,再「流」往其他班級或學校。

彭富源表示,今年預計再增購兩部「圖書車」,把最新的圖書、繪本載到16個苗栗縣內較偏遠的原住民學校,並停放一天,供學生自由選擇借閱。苗栗縣教育局還計畫在衛生所等公共場所設置「圖書角」,方便民眾借閱圖書。

潘文忠表示,過去許多學校就設有班級圖書箱,讓一箱一箱的圖書在班級之間流動,也鼓勵那些從來不上圖書館的學生也加入閱讀的行列,如今只是把圖書流動的範圍擴大,不需增加購書成本、且利用載學生的校車來運書,就可以把現有圖書的效益放到最大。

教育部推動5年閱讀計畫,從96~100年將投入13億8千萬元,其中用於購置圖書的經費為10億元,補助3387所中小學購書。
2008/01/22
http://www.udn.com/2007/6/1/NEWS/DOMESTIC/DOM6/3869456.s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