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逸之】
閱讀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根據《遠見》2007閱讀大調查,近八成國人認為看書重要,但花在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是看書的9倍,450萬、1∕4國人不看書,平均一年只花1375元買書,遠落後香港5855元。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所有華人倒背如流。
但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國人卻不愛讀書,每週閱讀時間只剩寥寥可數的2.72小時,平均每天只花23分鐘看書。
當全球各國掀起全民閱讀浪潮,把閱讀能力當成國家重要競爭力之際,國人的閱讀力究竟如何呢?
《遠見》針對超過18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閱讀大調查,完整描繪出國人的閱讀面貌。
《遠見》調查結果顯示,電視、網路大大打敗書本,成為全民的最愛。
花多少時間看書》2.7小時 遠遠不及電視與網路
台灣每位民眾平均每週花在看電視的時間為16.94小時,上網時間達7.41小時,而閱讀時間2.72小時,只有占看電視加上網時間的1∕9。
令人憂心的是,全國高達25.4%成年人完全不看書,約450.9萬人,相當於三個高雄市的人口數。
而高達25.5%的人很少看書,和完全不看書25.4%的人幾乎一樣多,總計超過一半成年人沒有看書的習慣。
再依年齡分析,屬於工作職場主力的25歲到39歲年齡層的人,竟然超過三成很少看書,閱讀時間還落後於全國平均值。
這可能是這個年齡層的人正處於要建立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期,導致他們的閱讀時間大大減少。
本次調查也有一個有趣發現,目前正處於大學與研究所階段的18歲到24歲年輕人,上網已經取代電視,成為最大的休閒活動。
18到24歲年輕人,每週掛在網路的時間為19.47小時,收看電視16.91小時,看書只剩下了3.38小時。而若排除較少上網的人,經常上網年輕族每週甚至高達23.69小時在網路上。
這一群七年級後段班的學子們,「網路像怪獸,啃食掉看書的時間,」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祕書長陳昭珍擔憂,網路也可提供學習管道,但也有過多未經整理與錯誤的訊息混雜其中。
他建議年輕人,與其大海撈針般地找網路資料,倒不如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結構完整的書籍。
的確,年輕世代已經習慣網路閱讀的模式,長期推廣閱讀運動的陽明大學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觀察,她的兒子竟然可以用電腦看完800多頁的《哈利波特》,「我出國都帶書,他卻都只帶電腦。因為所有他要看的書都已經在電腦裡。」
但是洪蘭也擔心年輕世代太過於沉溺於網路與電視的聲光效果,會產生「假性過動」症狀,隨著電視節目每七、八分鐘進一次廣告,造成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而文字的閱讀,有助於訓練小孩的專注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6年8月號】
2008年2月8日 星期五
一年只花1375元買書 450萬成人不看書,台灣怎來競爭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